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職場英語和企業英語的差別

職場英語課程跟企業英語課程看起來很類似,其實差別非常大。前者是職場版的高階英語會話課程,後者比較像英文版的企業諮詢講座。因此,職場英語課程可以依照現成教材照本宣科按表操課,但企業英語課程是以企業內部疑難雜症為授課重點,無從事先準備也沒有教材可以套招。如果用職場英語模式來上企業英語,鐵定出問題。

美語狂人手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企業經理人課程更要葷素不忌才能寓教於樂

江湖盛傳我的企業經理人英語課程「很硬」,因為確實有學生上完第一堂課就打退堂鼓人間蒸發,況且上班時間部門主管都有開不完的會,不見得每次上課都能全員到齊,我也不會因為學生出席率高鐘點費變高,因此團體課程並不在意班上有多少人。

美語狂人手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多專業職場人士上英語課程是為了預防失智

疫情過後辦公室裡最常提到的英文詞彙是brain fog(腦霧),其實就算沒有疫情衝擊,中高階主管還是要面臨共同的憂慮 — dementia(失智症)。雖然國內失智症好發於45歲以上族群,但可明顯看出失智人口數逐年攀升和年齡層不斷下降兩大趨勢,若以病程10年估算,35歲就可能開始進入風險期。

近十年有很多研究從學理上主張學習外語可以延緩甚至預防失智症,但臨床實驗上的證明非常少,個人以語言學和神經科學的粗淺專業,加上二十年的相關實務經驗,發現以某種特定的方式學習英語,無論是否持之以恆,都可以刺激到大腦語言區(Broca's Area/Wernicke's Area)和學習/記憶中樞的海馬迴(Hippocampus),這兩個部分跟失智症中的阿茲海默症和額顳葉型失智症(Frontotemporal Lobar Degeneration)關係密切,但也是最難「運動」到的地方,畢竟構造上不是肌肉或關節。

中文母語者以學習英語來「運動」大腦語言與記憶區,效果比歐美人士學習外語來得顯著。原因在於中文結構上缺乏句型邏輯,字形與發音之間亦無邏輯關聯性,更別提時間與空間概念的文法修飾邏輯,簡言之就是缺乏語言邏輯性,那麼大腦各區跟語言邏輯有關的神經連結就會失去功能,等於少了一個維度。

歐美人士母語多屬印歐語系,無論講英語、德語、挪威語、西班牙語、法語或義大利語都可謂系出同源,前述的語言邏輯基本上並不缺乏,因此互通性較高,這也是歐美國家雙語或多語者數量多於單一語言使用者的原因。亞洲國家則恰恰相反,如日本、韓國和我國都是典型案例。換言之,歐美人士大腦語言區是在三維狀態下保持開機活動中的,我們因為大腦語言邏輯區始終在二維停機狀態,只要能設法開機運轉(提升維度),等於是「運動」到誘發失智症的相關神經網路與腦區,當然延緩或預防失智症的效果相較歐美人士會極為顯著。

那要如何開始著手呢?跟你保證絕對不是直接以各種五花八門的方式學英語就好,因為方法不對恐怕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大腦一旦受到損害是不可逆的,歡迎對學英語防失智有興趣的同學留言洽詢,一起加入大腦運動的行列。

美語狂人手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美有趣的企業文化差異~~

企業外派課程既然有「外派」兩個字,就表示要登堂入室進到企業總部裡上課,這對沒什麼國際職場經驗的講師來說,可能從大廳換證就開始心跳加速,如果上課的學生又是業界老鳥,即便是外籍教師也會望之卻步。

美語狂人手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口譯要先消化一下原文再直譯~

杭州亞運男子競速滑輪溜冰接力賽我國好手以0.01秒逆轉南韓,有同學以此為例聯想到多年前評論中國首席御用口譯張璐亂譯的網路文章與YT。張璐可能是曲解原意將「行百里路(者)半九十」直譯成: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a hundred 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side.

美語狂人手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企業英語課程基本上是外籍教師的獨佔市場,因為要全美語授課,還要有一定的國際職場經驗,具備條件的本國教師很少,就算能教、敢教如果學生不埋單也不行。能一教將近二十年的不要講本國籍教師,即便外師也不多見。

能教這麼長一段時間說實話並不難,訣竅無他保持低調而已。

美語狂人手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在很多社群媒體平台談過英文小說閱讀,現在回想起來感覺很像廢文,中秋節前的晚上難得有空檔,就來閒話家常一下英文小說閱讀的真相。

其實英文小說的閱讀門檻很高,因為問題不只是英文好不好那麼單純,舉凡作者的筆法、故事的時空背景、國情文化的差異等都必須要先有基本認知,才可能讀懂,讀懂了才能去談閱讀樂趣,也才能融會貫通成為自己日後國際職場的底蘊。這其中哪怕忽視了任何一個環節,下場就是事倍功半白做工而已。

美語狂人手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科技業而言,AI可說是老生常談而且日新月異,但在英語教學運用上,國內恐怕還在萌芽階段,個人近兩年來其實已經默默走了蠻長的一段路。

近幾年我的實體和線上期刊論文研討課程持續不斷探討深度生成式機器學習相關議題,去年在某金融集團的全美語企業主管課程中首度有學生主動提到ChatGPT,並以智慧型手機在課堂上做實例探討。之後在幾個不同企業課程中以《Think twice before using ChatGPT for help with homework》一文為題做workshop經驗分享交流,收集到不少寶貴意見。

美語狂人手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午排了一堂線上文法課程,用的是大家熟悉的LINE,效果非常不錯。

疫情前習慣上實體課程,總覺得線上課程隔靴搔癢華而不實。疫情期間實體課程停擺,不上線上課程就只能坐以待斃,生命果然會自己找出路,用Microsoft Teams上了幾個學期科大的商用英語課程,自己的固定學生也紛紛改用Google Meet和LINE上課,疫情過後反而喜歡上了線上課程。

線上課程最大好處是不受時空因素限制,目前全國北、中、南都有學生排課,除可免去舟車勞頓之苦,也省下通勤時間與外出花費,不開攝影鏡頭的話更不必費心服裝儀容(企業課程除外),專注上課即可。

時間一旦不受空間限制,強大的彈性優勢就完全展露無遺,上課時間臨時調整與時段安排都極為方便;換言之,不會有實體課上課遲到或被放鴿子的尷尬,也不會上到星巴克打烊轉往小七或快炒店(老闆一臉狐疑)繼續趕進度的怪事,更無須在最後一班捷運發車前緊急宣布下課。

不少線上課程的上班族與研究生上課時段集中在晚上九點半以後,剛好也是本人企業外派回到家的時間,甚至排過晚上十一點到隔日一點的課,目前手邊還有一個預約好的跨時區線上課程(美國加州),不知道這位學生是唬爛還是玩真的(仍待確認)。

當然,這並不代表實體課程即將走入歷史,畢竟職場溝通少不了人際互動,因此絕大部分的企業課程還是必須親臨現場授課,這跟退休前在華府到處串門子的工作性質類似,倒也駕輕就熟勝任愉快。

 

美語狂人手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上完一堂例行的Google Meet線上期刊論文課程,這堂每周六下午固定時段的課上了將近八年,從疫情前的實體課轉為疫情後的線上課,算是《孤獨的美食家》等級的長春課程。

學界的朋友不論是學生還是老師,或多或少都得接觸期刊論文,相信大家感受有如寒天飲冰水點滴在心頭。個人對英文期刊論文倒是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反正就是英文,只要懂英文一通百通,不會因為是醫學期刊難度就突然飆高,所以處理這類課程非常得心應手,累積不少豐富的實戰經驗。

美語狂人手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媽的還真是世事難料,當年在「無名小站」發表文章沒多久無名就掛了,原以為中華電信應該比較牢靠,沒想到「隨意窩」近期也關門大吉,小弟我買威力彩中獎機率應該很高。

沒錯,關站會事先公告周知,但備份過程因為資料量太大還灌爆新買的外接硬碟,此適足以證明人帶賽的時候會一路衰到底。

美語狂人手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洲26國領袖已達成協議,訂定一項新的條約更嚴格管制政府支出與舉債上限,並對違約國祭出懲罰,這項協議只有英國未參予。歐債危機的成因概述如下:
 

美語狂人手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128001011M[1].jpg  225px-Nikolaus_Kopernikus[1].jpg        
(左圖:傳將接任內政部長敢做敢言的李鴻源;右圖:提出劃時代之《天體運行論》,但生前遲遲不敢發表的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

美語狂人手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