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英語一定要輕鬆上

上班族工作壓力大,如果對薪資的滿意度又很低,壓力會更大。因此,到企業上英語課程,如果不能讓學生有紓壓的感覺,就很難產生教學效果。要讓職場人士感覺上課獲益良多又不枯燥乏味,還能把上班的壓力暫時拋諸腦後,看起來很難,但又不會太難。

如果是超過六個人的班,基本上彼此都是同事,只要找一些大家喜歡的話題做經驗分享,不要去搞太艱澀的教學內容,原則上都能達到寓教於樂的紓壓效果。

如果是一對一或是兩個人的小班制課程,狀況會很不一樣,因為客製化的程度較高。除了要先定調個人需求予以滿足外,還要觀察人格特質,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綜藝節目式的寓教於樂效果。

舉例而言,如果學生單純只是想在課堂上多用英語表達,順便發發牢騷做做心理治療,那麼傾聽就是最好的教學法,而且也最輕鬆。如果學生想針對某項議題交換意見,可以稍微多講一點,但不要衝過頭讓對方感到被全盤否定,真的衝過頭就說是搏君一笑的戲劇效果。

要是遇到不苟言笑就事論事的學生,最好不要耍寶搞笑,就直接討論專業。至於要專業到什麼程度還是得推敲拿捏,絕對不能專業到讓學生信心瓦解萬念俱灰,否則等於拿石頭砸自己腳。為求保險起見,下課前通常不忘補充說明剛剛講的是理論,聽聽就好,使用上還是依實況而定。

最後,上課除了動口講以外,動手寫白板也很重要,甚至還要搭配肢體語言用表演的,必要時輔以筆電提供相關網路資訊佐證,或是分享一些之前在美國工作的相片,都可以營造課程輕鬆愉快的紓壓效果。

美語狂人手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文小說用導讀學習才有效果

上了好一陣子的線上英文小說導讀課程,總算讓同學瞭解到原來英文小說不能直接讀,因為會從頭到尾都在英翻中用中文理解,最後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不但英文沒學好,小說的價值也欣賞不出來,只能繼續不求甚解做無意義的廣讀,或乾脆直接看中譯本。

美語狂人手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士大夫心態是職場英語的隱形殺手

職場是個野生叢林,靠叢林法則求生存,如果在外商公司或跨國企業,英語能力無疑是基本求生工具。

美語狂人手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商務英語寫作課程要怎麼上

職場商務書信很重要,但有網路資源參考,就算重要也不會是重點,大家靠AI都能輕鬆搞定,因此上課會要求加強書寫練習的例子不多。有幾次真的拿同學的email探討,結果幾乎每句都被改寫,現場氣氛瞬間降到冰點,接下來到課人數暴跌到只剩小貓兩三隻,而且從此沒人再提email寫作。

美語狂人手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你根本不懂什麼是英語

國人普遍英(語)文能力欠佳,此乃百年宿疾眾所周知,其實病因沒那麼複雜,純粹只是邏輯思維錯亂而已。但邏輯建立很難,思維打掉更難,簡言之英文本身不難,難在學英文的人不知英文為何物,瞎子摸象在舒適圈裡自得其樂。

美語狂人手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志科大聘書

明志科大聘書

美語狂人手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語不好真的會被職場霸凌

職場有沒有霸凌?廢話!當然有,國際職場的霸凌更嚴重,而且十之八九都肇因於語言溝通問題。還有,別做夢了!這跟你是不是學霸或多益、雅思考幾分沒什麼關聯性。

美語狂人手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職場英語和企業英語的差別

職場英語課程跟企業英語課程看起來很類似,其實差別非常大。前者是職場版的高階英語會話課程,後者比較像英文版的企業諮詢講座。因此,職場英語課程可以依照現成教材照本宣科按表操課,但企業英語課程是以企業內部疑難雜症為授課重點,無從事先準備也沒有教材可以套招。如果用職場英語模式來上企業英語,鐵定出問題。

美語狂人手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企業經理人課程更要葷素不忌才能寓教於樂

江湖盛傳我的企業經理人英語課程「很硬」,因為確實有學生上完第一堂課就打退堂鼓人間蒸發,況且上班時間部門主管都有開不完的會,不見得每次上課都能全員到齊,我也不會因為學生出席率高鐘點費變高,因此團體課程並不在意班上有多少人。

美語狂人手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多專業職場人士上英語課程是為了預防失智

疫情過後辦公室裡最常提到的英文詞彙是brain fog(腦霧),其實就算沒有疫情衝擊,中高階主管還是要面臨共同的憂慮 — dementia(失智症)。雖然國內失智症好發於45歲以上族群,但可明顯看出失智人口數逐年攀升和年齡層不斷下降兩大趨勢,若以病程10年估算,35歲就可能開始進入風險期。

近十年有很多研究從學理上主張學習外語可以延緩甚至預防失智症,但臨床實驗上的證明非常少,個人以語言學和神經科學的粗淺專業,加上二十年的相關實務經驗,發現以某種特定的方式學習英語,無論是否持之以恆,都可以刺激到大腦語言區(Broca's Area/Wernicke's Area)和學習/記憶中樞的海馬迴(Hippocampus),這兩個部分跟失智症中的阿茲海默症和額顳葉型失智症(Frontotemporal Lobar Degeneration)關係密切,但也是最難「運動」到的地方,畢竟構造上不是肌肉或關節。

中文母語者以學習英語來「運動」大腦語言與記憶區,效果比歐美人士學習外語來得顯著。原因在於中文結構上缺乏句型邏輯,字形與發音之間亦無邏輯關聯性,更別提時間與空間概念的文法修飾邏輯,簡言之就是缺乏語言邏輯性,那麼大腦各區跟語言邏輯有關的神經連結就會失去功能,等於少了一個維度。

歐美人士母語多屬印歐語系,無論講英語、德語、挪威語、西班牙語、法語或義大利語都可謂系出同源,前述的語言邏輯基本上並不缺乏,因此互通性較高,這也是歐美國家雙語或多語者數量多於單一語言使用者的原因。亞洲國家則恰恰相反,如日本、韓國和我國都是典型案例。換言之,歐美人士大腦語言區是在三維狀態下保持開機活動中的,我們因為大腦語言邏輯區始終在二維停機狀態,只要能設法開機運轉(提升維度),等於是「運動」到誘發失智症的相關神經網路與腦區,當然延緩或預防失智症的效果相較歐美人士會極為顯著。

那要如何開始著手呢?跟你保證絕對不是直接以各種五花八門的方式學英語就好,因為方法不對恐怕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大腦一旦受到損害是不可逆的,歡迎對學英語防失智有興趣的同學留言洽詢,一起加入大腦運動的行列。

美語狂人手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